水调歌头·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

水调歌头·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朗读

长恨复长恨,裁作短歌行。何人为我楚舞,听我楚狂声?余既滋兰九畹,又树蕙之百亩,秋菊更餐英。门外沧浪水,可以濯吾缨。

一杯酒,问何似,身后名?人间万事,毫发常重泰山轻。悲莫悲生离别,乐莫乐新相识,儿女古今情。富贵非吾事,归与白鸥盟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水调歌头·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创作背景

  辛弃疾于宋光宗绍熙三年(1192年)初,辛弃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。是年冬天,被宋光宗赵淳召见,由三山(今福建福州)赴临安。虽然新年将到,也只得立即起程,当时正免官家居的陈岘(字端仁)为他设宴饯行。在陈端仁为他饯行的宴会上,写了这首词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 ...

辛弃疾朗读
(0)

猜你喜欢

种竹绕轩居,清素聊自爱。虽无桃李颜,不改冰霰态。

孤松色不殊,六月寒尚在。倏然三径幽,凝碧如有待。

(0)

江南水阔疑无地,汉北风高忽似秋。鸿雁定应惊悄悄,麒麟何许泣幽幽。

步兵阮籍唯耽酒,隐士庞公不入州。敢餍朝盘惟苜蓿,封侯浑是烂羊头。

(0)

伊商胡越尚同图,管蔡如何有异谟。
不念祖宗危社稷,强于仁圣遣行诛。

(0)

郁郁东堂桂,常期接袂攀。

羽翰殊不及,蓬荜却空还。

(0)

拂拭沧波远接天,摩挲乔木老生烟。题诗作画人何在,万古蓬窗一觉眠。

(0)

廓落湘中客,羁迟皖水偏。江鸣孤棹雨,云乱远村烟。

壮志惭浮梗,名场笑聚膻。半生行止事,回首意茫然。

(0)